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大葉山欖
大葉山欖的拉丁文學名中,屬名Palaquium是由同屬植物膠木(Palaquium gutta Burck,或稱馬來橡膠樹)的菲律賓俗名palak-palak締造而來。膠木的乳汁稱為硬質橡膠(Gutta-percha),是橡膠原料之一。種小名formosanum是「臺灣的」的意思,所以大葉山欖也被稱為「臺灣膠木」。
從這種植物在臺灣本島的天然分布來看,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分布呈現特殊的南北分布現象。除了臺灣北部的東北角濱海與蘭陽地區之外,野生個體比較多的地方是恆春半島。為什麼會這樣呢?大家不妨從它生長環境方向去想。
生長在濱海的區域,它的分布當然就要靠大海幫忙。當它的果實落到地上之後,如果沒被動物吃掉又恰巧掉到海中,流經臺灣東部的洋流就會把它帶到其他地方。然而臺灣東海岸大部分的區域大多是土壤層淺薄的峭壁,就算果實著陸也很難長成大樹,於是造成這種植物在臺灣的天然分布是以南北兩端濱海森林為主的特殊現象。
對於原始分布在臺灣本島東北角的噶瑪蘭族、恆春半島的排灣族及蘭嶼島上的達悟族(雅美族)來說,大葉山欖在他們的生活中都佔有特殊地位。噶瑪蘭族稱這種植物為「Qasup」,把它當作部落的象徵。
排灣族人則稱它為「Tagogon」,恆春半島上的滿州鄉下滿州地區,在清光緒十五年(1889)間被稱為「達古公庄」,後來稱為「驫古公」,漢族移民在港口溪右岸河岸階地的田地被稱為「驫古公田」,就是因為過去這個地方有許多這種植物。同樣的例子也見於恆春鎮的「搭公堀」,這個位於現在水泉里民活動中心旁的地名,是因為以前有個很多這種樹的水池而來。「驫古公」的臺語讀作「Da-Gu-Gong」,很多大葉山欖的水池就變成了「Da-Gu-Gong-Jue」,後來轉音成「搭公堀」了。
蘭嶼島上的雅美族(達悟族人)稱這種植物為「Golitan」,意思是「剝了皮才能吃的果實」,除了果實之外,木材也被拿來製作拼板舟使用。